3月29日獲悉,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扎實做好2022年能源工作,持續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國家能源局近日印發《2022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提出2022年能源工作的主要目標:增強供應保障能力,全國能源生產總量達到44.1億噸標準煤左右;保障電力充足供應,電力裝機達到26億千瓦左右,發電量達到9.07萬億千瓦時左右,新增頂峰發電能力8000萬千瓦以上,“西電東送”輸電能力達到2.9億千瓦左右;穩步推進結構轉型,煤炭消費比重穩步下降,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17.3%左右,新增電能替代電量1800億千瓦時左右,風電、光伏發電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達到12.2%左右;著力提高質量效率,能耗強度目標在“十四五”規劃期內統籌考慮,并留有適當彈性,跨區輸電通道平均利用小時數處于合理區間,風電、光伏發電利用率持續保持合理水平。
《指導意見》提出,夯實能源供應保障基礎,以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為首要任務,著力增強國內能源生產保障能力,切實把能源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加強煤炭煤電兜底保障能力,科學規劃建設先進煤電機組,按需安排一定規模保障電力供應安全的支撐性電源和促進新能源消納的調節性電源,保持裝機合理余量,新建項目要嚴格執行煤耗等最新技術標準。
《指導意見》提到積極推進輸電通道規劃建設,結合以沙漠、戈壁、荒漠等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規劃開發及電力供需發展形勢,積極推進規劃已明確的跨省跨區輸電通道前期工作;加快建設南陽—荊門—長沙、駐馬店—武漢、荊門—武漢、白鶴灘—江蘇、白鶴灘—浙江等特高壓通道;推進重點輸電通道配套的電網、電源工程建設,著力提升輸電通道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電量占比。
針對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指導意見》提出堅持以立為先,深入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深入落實《“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著力培育能源新產業新模式,持續優化能源結構;大力發展風電光伏,加大力度規劃建設以大型風光基地為基礎、以其周邊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煤電為支撐、以穩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的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優化近海風電布局,開展深遠海風電建設示范,穩妥推動海上風電基地建設,積極推進水風光互補基地建設;積極發展能源新產業新模式,加快“互聯網+”充電設施建設,優化充電網絡布局。
|